都说SUV是追求时尚心态人士的第二辆车,可今年SUV火得确实有点过了头。
已经没有天理了,在一片降价的狂潮中居然还有车敢涨价。据说提某款现车得加3万块钱★。为什么?人家产能小于市场需求,当然靠涨价来调节★★。但是万众一心排队争一款并不是那么顶牛的车还是让人觉得有些郁闷。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这好象就是今年汽车企业老总的真实写照★★。中国汽车业发展到今天★★★,经验丰富的职业经理人越来越受宠★,周勇江进入华晨,南阳到吉利,汽车风云人物引出业界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孙勇的★★“下课”也昭示出汽车职场的巨大风险★★★。
长此以往,我们连“在中国制造★★★”的遮羞布都要失去,而要真正变成拉美化的组装工厂了★。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清查正在各家银行内部展开,部分银行甚至暂停车贷业务★★。市场盘子大的银行,如工行、建行则提高了贷款门槛★,首付提高到了20%,还必须提供各种收入证明。
今年车价还真不太好说。但主流是降价★,而且是降得冲溃了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厂家就跟这车是纸糊似的★★,动不动就几万几万地降。使有些消费者反而望车却步,生怕今天买了明天就又跌个几千,谁能受得了这样的波动?
当造车变成一种运动的时候★,你会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人的生存空间是如此狭小。
各项新政策的出台也印证了车市的红火。一方面是认识到汽车产业能真正算是不可获缺的产业了;一方面因为有车群体的多元化和大众化。对于前者有很多行业指导政策和约束;对于后者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之所以要回顾★★,是因为我们相信明年必将沿着2003年的脉络走下去。作为汽车媒体专业人员,我们不得不找到它的规律。
之所以要回顾,是因为我们发现目前的汽车产业和市场还存在某些瑕疵★★★。我们希望用我们的关注来推动事情的解决★。
各地都在搞车展★★,一个城市举办一个还嫌不过瘾,往往是两个内容雷同档期相距不大的车展相互“打架★”,结果是两败俱伤。在冠冕堂皇的幌子下是利益在驱动。总算出来了好消息,北京整合两个车展使之合二为一。这是一个不错的信号★。好象也只能这样才能让“国际”车展变成真正的国际车展★★。
终于和世界接轨了,我们终于也能生产几乎跟国外同步上市的一流豪车★。但是稍稍了解产业的人都乐不起来。因为除了拼装之外我们并不掌握任何核心技术★。
消费者普遍感到遗憾。但这是民族汽车工业最后的机会。利用这即将结束的盛宴来使自己做强做大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召回制度一旦实施对合资企业也许也并非是一个好消息,道理很简单,面对离心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合资企业★,政府和当地政府肯为它赔多少是很大的问题★★。
说到底都是利益的事,可却偏用知识产权纠纷来说事。几家不算很大的汽车企业产品或标识跟国外巨头有类似之处,于是乎★★,这些中国的非主流汽车企业就背着莫须有的罪名成了被告★★。网友的跟贴很感性:本来造来造去出现相似产品是很正常的事★,总不能说因为你方向盘在左边,我的也在左边就构成了侵权吧★★?但竞争牟利,法庭也是战场。
今年都说是新车元年,一下子呼啦啦下线多款新车★★,从微型车到SUV,从低端到高端,各种款式应有尽有★★★。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毕竟选择的范围要远比过去大多了★。消费者面对如此众多的车型、品牌还真有点发蒙。但这绝对是好事。厂商指望靠一款车就能蒙消费者好几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纵观今年产业形势其实并不太值得乐观★★。因为车市的火爆也暴露了产业政策的许多问题★★★。支持汽车产业的许多软环境并没有建立;针对非汽车资本的介入★★,也没有一个很好的对策或者说是引导梳理方案★★★;很多地区、很多企业将汽车项目演变成一场运动等等★★★。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一旦链条断裂,对中国对汽车产业将是非常大的伤害。
今年车价主流还是一个字——降,而且是降得“学问★★”了。有大刀阔斧的★★★,厂家就跟这车是纸糊似的★★,动不动就几万几万地降;有暗渡陈仓的★★,厂家不降★★,经销商降★★★;还有明降暗升★★,整车降价,零部件涨价,或者现车大幅加价★★,等等。总之,车价尚未到位,中国汽车还需努力。
上一篇:搜狐网体育_搜狐网体育V7
版权所有:山东新鸣电子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09166号
电话:15966089909 邮箱:zhuxiue@126.com 地址:山东省寿光市西环路中段